首页 / 招生动态 / 正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手越秀区八家基层医疗机构成立“医联体”

  5月16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越秀区妇幼保健院、越秀区儿童医院3家二甲医院和东山街、大东街、梅花村街、黄花岗街、白云街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组建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的签约仪式。

  我校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党委书记肖海鹏,广州市卫计委副巡视员赵守能,越秀区政府副区长颜强分别致辞,院领导陈旻湖、曾进胜、祁少海、匡铭、谢文,医院相关职能处室、临床科室负责人,以及越秀区卫计局和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肖海鹏院长强调,通过“医联体”,附属第一医院先进医疗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将进一步带动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形成越秀区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

blob.png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越秀区八家基层医疗机构举行组建“医联体”签约仪式

  带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方便群众就医,推动医疗联合体成为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

  为此,附属第一医院积极发挥龙头三甲医院在人才、技术、设备上的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在越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主导下,牵头与越秀区中医医院、越秀区妇幼保健院、越秀区儿童医院3家二甲医院和东山街、大东街、梅花村街、黄花岗街、白云街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医联体”,形成三级联动医疗网,积极探索区域内居民就医便利模式,将区域内分级诊疗工作落到实处。

  医联体在组织架构上突出政府主导的特色,由越秀区卫生计生局牵头成立医联体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医联体日常运作,同时下设双向转诊、技术帮扶、辅助检查、信息系统建设等多个工作小组。

  医联体内运作以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导向,以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建设为抓手,以医联体内医疗资源共享为目的,通过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技术帮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多渠道合作,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将附属第一医院先进医疗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带给医联体各成员单位,进一步促进医联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形成越秀区内的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

  患者转诊就医将更加便利

  医联体成员将在技术、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等方面享受到医院的特别“照顾”。根据医联体成员的需求,附属一院将派出专家进行教学查房和技术指导,鼓励专家到医联体单位多点执业,同时优先接纳医联体医务人员进修及培训。而对于一些基层医院目前无法开展的服务,如部分医院不能开展的检验项目、大型检查、供应室消毒服务等,也可以按规定在上级医院和医院开展。

  对于在医联体内就医的患者,将可借助医联体内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通道,实现就医转诊更加顺畅方便。比如,患者在医联体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二级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可预约上级医院专家进行临床诊断、影像诊断、病理诊断等服务;若患者是疑难病症或危急重症需要转送上级医疗机构,上级医疗机构将优先安排住院床位,若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医联体内的上级医疗机构将病人转送下级,也将优先安排住院床位。

  构建全科医生服务培训示范基地

  通过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普通外科学基础学院、妇产科基础学院、护理基础学院等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通过附属第一医院与国外高校搭建的“政府-高校教学医院-社区联合培养机制”,将建立区域性国家级全科医生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医联体内的人才培养,并在慢性病队列研究、信息互通及远程会诊等方面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支持。


上一篇:广东省港澳办与中山大学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下一篇:【扶贫之路】同心戮力谋发展 合力攻坚谱新篇